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2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81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452篇
地球物理   1087篇
地质学   1244篇
海洋学   506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年际变化的一个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际观测资料反演获得描述大气环流演变的空间谱函数后,从改进的高截断谱模式途径出发研究了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年际变化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外部热源强迫的空间分布大致为El Nio型分布时,外部热力强迫导致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纬向2波的相互作用;波流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经向2波和3波与反映基本流中的经向1波的相互作用.这样使得500 hPa高度场上东北亚地区为一相对正异常区,为夏季东北亚阻塞的频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而前期外部热源强迫大致为La Nia型分布时,外部热力强迫则导致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纬向1波的相互作用;波流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经向2波和4波与反映基本流中的经向2波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500 hPa高度场上帆北亚地区出现相对负异常,抑制了夏季东北亚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2.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far west equatorial Pacific (QBOWP) and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is studied using a new conceptual model. In this conceptual model, the QBOWP effects on ENSO are achieved through two ways: (1) the oceanic Kelvin wave along equatorial Pacific, and (2) the Atmospheric Walker Circulation anomaly, while ENSO effects on QBOWP can be accomplished by the atmospheric Walker Circulation anomaly.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mode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tmospheric bridge (Walker circulation)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NSO and QBOWP than the oceanic bridge (oceanic Kelvin wave along equatorial Pacific); It is found that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NSO and QBOWP, a free ENSO oscillation with 3–5 years period could be substituted by a oscillation with the quasi-biennial period, and the dominant period of SST anomaly and wind anomaly in the far west equatorial Pacific tends to be prolonged with enhanced ENSO forcing. Generally, the multi-period variability in the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System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SO and QBOWP.  相似文献   
983.
氟铝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氟吸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氟的不同初始浓度及不同水土比情况下,茶园土壤对氟的吸附平衡时间均在25min左右,但对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有一定差异,除了初始浓度为4.0mg/L(水土比10∶1)、20.0mg/L(水土比40∶1)、100.0mg/L(水土比40∶1和20∶1)处理氟的吸附动力学不能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或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外,其余处理均可以用双常数方程、Elovich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二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这5个动力学方程描述。在铝存在下,不同氟铝比对氟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影响,表现为吸附速率下降,吸附平衡时间延长,50min左右达吸附平衡。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均可以用这5个动力学方程描述。在有无铝存在下,茶园土壤氟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描述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84.
建立了考虑空间效应的无质量基础-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将模型简化为三个自由度体系,得到了考虑结构水平侧移和扭转位移相耦合的振动方程,用多尺度法研究了体系在强激励下的超谐共振和亚谐共振行为,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了一些不同于线性体系的结论,为结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强迫流与不稳定流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程艳红  陆汉城 《大气科学》2006,30(4):609-618
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非保守系统中的基流平衡被破坏和重建过程中,产生非平衡中尺度环流与不稳定能量造成的对流关系,着重探索在形成持续时间较长、尺度较大的深厚湿对流的物理过程中,强迫与不稳定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强迫流比不稳定流小一个量级.强迫流虽然本身的量值较小,但是强迫流是不稳定流的触发机制.如果环境场具有深厚的不稳定层(垂直或倾斜方向),并且环境场强迫出一定振幅的呈上升运动的强迫流,则在0~3小时以后,将在强迫流上升运动中心激发出不稳定流上升运动中心,或使已经存在的不稳定流上升运动中心向强迫流上升运动中心移动.  相似文献   
986.
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断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入手,提出了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与缓震效应,探讨了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对断层活动性、断层未来地震潜势及余震活动分布图像的影响.从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大陆强震准周期丛集复发行为的可能的物理机制.认为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大的地震地质意义,在进行断层活动习性和断层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及余震分布图像预测时,应该充分考虑断层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7.
加氢和TSR反应对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的加氢作用和 TSR 反应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相邻水体和深部来源的氢,是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氢源,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甲烷氢同位素组成明显表现出不同沉积水体对甲烷氢同位素的控制作用,大宛105~25井和阿克1井具有深部流体加氢的特征;TSR 反应中硫同位素在不同反应阶段和反应过程具有不同的分馏特征,这种特征在四川盆地高舍硫天然气中具有很好的表现,TSR 反应硫同位素分馏一般小于20‰,而单体硫、黄铁矿和硫酸盐矿物等其它反应过程的产物硫同位素分馏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8.
Three experiments for the simulation of typhoon Sinlaku (2002)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re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Canadian Mesoscale Compressible Community (MC2) atmospheric model. The objective of these simulations is to investigate the air-sea interaction during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o determin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yphoon evolution to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cooling induced by the typhoon. It is shown from the three experiments that the surface heat fluxes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slow-moving cyclone over its lifetime. When the SST in the East China coastal ocean becomes 1℃ cooler in the simulation, less latent heat and sensible heat fluxes from the underlying ocean to the cyclone tend to reduce the typhoon intensity. The cyclone is weakened by 7 hPa at the time of its peak intensity. The SST cooling also has impacts o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typhoon by weakening the warm core and drying the eye wall. With a finer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1/6)°×(1/6)°, the model produces higher surface wind, and therefore more surface heat fluxes are emitted from the ocean surface to the cyclone, in the finer-resolution MC2 grid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ly lower resolution of 0.25°×0.25°MC2 grid.  相似文献   
989.
偶极子移动的三种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哲贤 《气象学报》1998,56(3):362-368
用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18组积分时间为4至6个模式日的试验。从偏离偶极子解析解的流型启动,得到了偶极子移动的3种类型,即东进型、西进型和经向型。在一定的参数集合,在涡旋对总体上向外频散能量的同时,偶极子气旋涡旋的强度不但不随时间衰减,而且可以增强。  相似文献   
990.
相同强度双台风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无基本气流的假定下,应用无辐数正压模式研究双台风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台风A位于观风B以西,两台风相距60km,且具有相同的强度。在台风A(台风B)的非对称流场中,由台风A(台风B)的线性β效应产生的非对称涡旋的方位相位与由台风B(台风A)形成的非对称涡旋方位相位相反(相同)。因此,台风A(台风B)的大尺度非对称涡旋较弱(较强)。小尺度涡旋逆时针旋转导致台风A逆时将打转。稳定的偏南非对称气流使台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